
《碳中和与能源数字化转型: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图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能源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而在众多解决方案之中,“碳中和”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则为应对这一挑战指明了新方向。本文将探讨在追求实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数字化转型特别是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对于提高能效管理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以阿里云相关技术案例作为补充说明。
一、引言 – 气候危机呼唤绿色革命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1摄氏度以上,而如果按照当前速度继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到了2100年时地表平均气温很可能会比工业时代前高4至6摄氏度。这样剧烈的变化对自然界造成巨大压力,包括极端天气频发、冰川消融等问题。为了防止灾难性后果发生,必须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碳足迹,转向更加清洁低碳的发展模式。“零排放”,即“碳中和”的愿景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和实践。
二、何谓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的总直接和间接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被等同吸收或移除的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也可以更广泛地指任何主体在其整个生命循环期内所贡献出的所有种类温室气体现行水平归零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实现零净增量碳的目标。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长期规划时间表来逐步实现此目标,比如中国宣布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欧盟计划于2050年前后达成相应水准。
三、能源系统面临的挑战
传统依赖化石燃料供应的方式难以支持大规模减排要求,加之新能源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机分布等特点也给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带来考验;同时大量新增设备接入电网后如何确保稳定运行亦是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此情境之下,推动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赋能产业改造升级就显得尤为关键。
四、构建新型智慧化生态—能源互联网的概念提出
(1) 定义及架构概述:
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大数据分析(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Analytics)等先进技术融合而成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称之为“Energy Internet”, 旨在打造覆盖全网范围内各层级用户间的高效互动交流平台。它打破了以往单纯依靠单向集中调控机制局限性较大局面, 支撑起了多元参与主体平等共享资源格局形成可能性。
(2) 应用领域涵盖发电侧-配售用电全过程:
* 电源端: 实施精准预报、智能决策功能辅助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优化组合配置方案;
* 传输网络: 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兼顾灵活调度以应对外界突发情况冲击维持安全稳定供应态势;
* 终端消费: 用户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监控自家用电状态并接受合理用电建议甚至反向售电服务。

五、阿里云助力推进项目落地实例
近年来阿里巴巴集团依托云计算优势不断探索智能化应用场景开拓工作, 在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 江苏电网智慧调控中心部署了基于达摩院人工智能平台开发的算法模型预测次日风电出力曲线, 并据此调整火力机组启停策略, 累积降低燃煤消耗逾百万吨CO2当量。
- 浙江省内多个工业园区采用ET Brain智能引擎支撑实时监测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阵列工作效率及环境参数变化, 并借助云端算力快速识别故障类型指导现场维护作业, 整体提升运维管理水平超过30%。
六、结语 – 聚力同行共迎绿色浪潮到来
面对日趋激烈的资源争夺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速推进以低碳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升级无疑是必然选择之一;而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同样是责任所在。从长远来看只有通过政产学研各方共同努力搭建完善体系才能最终促成这场历史性变革真正惠及子孙后代。

原创文章,《碳中和与能源数字化转型: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图景》 作者:logodiffusion.c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ogodiffusion.cn/469.html